【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】汪宗平:心系群众 甘做公仆

发布时间:2017-07-28 14:26来源:安徽省信访局 作者:佚名 访问次数: 字号:【    】

在25年来的信访工作中,无论是在基层,还是走向市信访局督办科长岗位,他每天都提前到单位审理信访案件,善于从看似不合理的诉求中找出合理的成分,最大限度地为群众解决合理性问题,舍小家顾大家、淡名利求平凡,加班加点、废寝忘食已成为他的习惯。

饱含热情心无私

群众心中有杆秤,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,你在群众心里也就有多重。汪宗平同志接待群众“热心”,处理问题“公心”,面对疑难复杂问题“耐心”,与每一位信访人“交心”,案结事了后让群众感到“暖心”,心中时时装着群众。多年来经他协调解决过的困难群众有1000余人次,但始终没有找领导解决自己的困难问题。至今一家四口人还挤在不足50平方米砖瓦结构阴暗潮湿的老房子里,妻子长年有病,靠服药延续生命,90高龄的母亲多次脑出血,需要有人精心照顾……许多同事到他家中,都感到心中苦涩。当家庭与国家需要时,他选择了国家;当个人与群众需要时,他选择了群众;当名利与奉献需要时,他选择了奉献。

加强学习提素质

学至乎没而后止”。汪宗平同志始终把提升自身素质当做大事来抓,在负荷繁重、高速运转的工作之余,既学习政策理论,又学习业务知识,特别是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、法律法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,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武装头脑,从严参与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自觉践行“三严三实”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主动做到“四个自觉”,不断提高综合素质。为规范全市信访案件办理工作,不辞辛苦,实地培训,经过不懈努力,规范了办理流程,提高了办理质量,维护了群众利益。多年来撰写心得笔记100余万字,提合理化建议12条,被采用7条,举办专题培训30余次,授课30余场,使全市信访案件办理工作走上了全省先进行列。

真心为民敢碰硬

信访工作是一项经常性、长期性的群众工作,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,是一个地方综合工作的“晴雨表”,是干部工作作风的“警示灯”,必须用真心、动真情、全精力依法依规做好。汪宗平同志多年如一日,把群众当亲人,把来信当家书,把信访人的事当作自家的事,勤政务实,清正廉洁,勇于担当,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。2010年信访人蒋某(1994年退伍安置军人)多次到各级各部门反映其退伍工作安置问题,由于时间久远,相关材料缺失,且牵涉多个部门,案件化解难度较大。在案件督办期间,相关部门有的不理解,也有过许多争论,但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,善于借力、敢于碰硬,最终蒋某被安置到古井集团工作,有关部门按规定给予补缴养老保险费。5年来,他办理重点信访事项6336件,化解疑难信访事项1702件,解决信访积案1533件,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紧急任务显身手

平时工作看作风,紧急任务看担当。他经常驻点指导帮扶困难地区,深入基层督查督办,及时总结经验,分析判断信访形势,研究化解深层问题,提出合理化建议,建立长效机制,规范工作程序,确保事要解决,实现怨要纾解。多年来,他专项实地督查300余次,组织联合督查30余次,提出工作建议100余条,形成工作机制20余项,牵头起草规章10余个,成为全市及至全省为数不多的信访“专家”。

无怨无悔做公仆

群众利益无小事,人民群众的事最大”是汪宗平同志的工作信条。多年来,他的足迹遍及亳州市的所有单位、县区、乡镇、村居,工作虽然艰苦,但却无怨无悔。他深入调查研究信访案件500余次,走访困难群众600余户,对国家、省、市交办的每一件信访案件,都及时督办,严格把关,依法办事。真正做到了件件有落实,事事有回音,真正践行了人民公仆的职责。群众生活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他,同事工作有困难首先想到的是他,领导决策需参谋首先想到的是他,疑难任务需突击首先想到的是他……这些只是他长期工作中的一个瞬间,谁也不曾在意,谁也不会提起,这就是他,一个在神圣而又平凡岗位上长期默默无闻奉献的信访工作者——汪宗平。(亳州市信访局供稿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